非政府组织非洲公园周一表示,位于南非的世界上最大的犀牛养殖场已被收购,该养殖场拥有2000头犀牛。
南非是世界上近80%犀牛的家园,在亚洲需求的推动下,南非成为了偷猎的热点。在亚洲,犀牛角被用于传统医学,因为它们被认为具有治疗作用。
政府表示,去年全国共有448只珍稀动物被杀,仅比2021年减少了3只,尽管著名的克鲁格等国家公园加强了保护。
“非洲公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圈养犀牛繁殖活动的新主人,”保护非政府组织在声明中说。
该非政府组织将接管西北省占地7800公顷的“白犀牛”保护区,该组织称,目前世界上仅存的野生南方白犀牛中有15%生活在这里。
犀牛农场以前属于81岁的南非环保主义者约翰·休姆,他在今年早些时候拍卖了这处财产。
尽管他说他正在寻找一位“亿万富翁”来接管它,但非洲公园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任何提议,这使得犀牛面临“严重的偷猎风险”。
该非政府组织表示,它得到了南非政府的支持。
非洲公园的首席执行官Peter Fearnhead表示,该非政府组织“无意成为拥有2000头犀牛的圈养犀牛繁殖活动的所有者。”
“然而,我们充分认识到为这些动物找到解决方案的道德责任,这样它们就能再次在功能齐全的生态系统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他补充说,并将此次行动的规模描述为“巨大,因此令人生畏”。
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然而,这同样是最令人兴奋的全球战略保护机会之一。”
管理着整个非洲大陆22个保护区的非洲公园表示,计划在未来10年内逐步停止繁殖计划,将2000头南方白犀牛放回野外。
该物种在19世纪后期被猎杀到濒临灭绝,但由于几十年的保护和繁殖努力,逐渐恢复。
休姆在拍卖前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多年来,为了拯救世界第二大陆地哺乳动物,他已经在自己的慈善项目上挥霍了大约1.5亿美元。
这位前商人说,安全和监控是农场最大的成本。
“30年来,我把毕生的积蓄都花在了犀牛身上。最后我没钱了,”他在四月份告诉法新社。
数英里的围栏、摄像头、热探测器和一队护林员在这里巡逻,雇佣了大约100人。
所采取的安全措施的全面程度和武装护林员的人数都是保密的。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表示,此举是“向濒临灭绝的物种抛出的生命线”。
偷猎者越来越多地瞄准私人拥有的保护区猎杀犀牛角,犀牛角主要由硬角蛋白组成,与人类指甲中发现的物质相同。
它们在黑市上非常抢手,每公斤的价格与黄金和可卡因相媲美,估计每公斤6万美元。
对犀牛角的大部分需求来自亚洲,在那里,犀牛角被用于传统医学,因为它们被认为具有治疗作用。
?2023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