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看到了通胀方面的进展,但预计2024年只会降息一次

   日期:2024-09-05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112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6月12日,美联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AP-Yonhap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官员周三表示,近几个月来,通胀已进一步向目标水平回落,但暗示他们预计今年只会下调基准利率一次。

  政策制定者对一次降息的预测低于此前预测的三次,因为尽管通胀在过去两个月有所降温,但仍持续走高。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声明中,美联储表示,经济正以稳健的步伐增长,同时就业“保持强劲”。官员们还指出,近几个月来,在实现2%的通胀目标方面取得了“温和”的进一步进展。这是一个比5月1日美联储会议后更为积极的评估,当时官员们指出缺乏进展。

  不过,央行周三明确表示,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需要看到更多良好的数据,以增强我们对通胀持续向2%迈进的信心。”

  正如预期的那样,政策制定者将关键利率维持在5.3%左右不变。自去年7月以来,基准利率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此前美联储曾11次加息,试图减缓借贷和支出,并为通胀降温。随着时间的推移,美联储的降息将减轻消费者的贷款成本,消费者在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和其他形式的借贷中面临着极高的利率。

  官员们的降息预测反映了19位政策制定者的个人估计。美联储表示,其中八位官员预计会有两次降息。七家公司预计将削减一次。四名政策制定者预计今年根本不会降息。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每个人都同意的是,美联储的降息时间表将“取决于数据”。

  美联储的最新预测在时间上绝不是固定的。政策制定者经常根据经济增长和通胀随时间的变化而修改降息或加息计划。

  周三上午,政府报告称,5月份通货膨胀率连续第二个月下降,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迹象,表明今年早些时候出现的价格加速上涨可能已经过去。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受到密切关注的“核心”指数——较4月份仅上涨0.2%,为去年10月以来的最小涨幅。与一年前相比,核心价格上涨了3.4%,是三年来最温和的涨幅。

  鲍威尔说:“我们欢迎今天的阅读,并希望更多这样的阅读。”

  周三上午,在美国政府公布了低于预期的通胀数据后,股市上涨,债券收益率下跌,尽管美联储政策制定者预计2024年的降息幅度低于市场预期,但股市并未出现太大波动。

  尽管通胀率已经从两年前9.1%的峰值回落,但美联储仍不喜欢这个水平。决策者们现在面临着一项微妙的任务,即保持足够高的利率,以在不破坏经济的情况下减缓支出和抑制高通胀。

  1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联邦储备委员会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会议结束后举行了记者招待会。AFP-Yonhap

  美联储未来几个月的利率政策也可能对总统大选产生影响。尽管失业率处于4%的低位,就业形势强劲,消费者继续支出,但选民对经济的看法普遍不乐观。在拜登总统的领导下。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价格仍远高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高借贷利率进一步加重了财政负担。

  通胀在去年下半年稳步降温,这让人们对美联储可能实现罕见的“软着陆”产生了希望,即通过加息来控制通胀,而不会引发经济衰退。但今年前三个月的通胀率出人意料地高企,推迟了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并可能危及经济软着陆。

  上个月,美联储理事会(Board of Governors)颇具影响力的成员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表示,在考虑支持降息之前,他需要看到“几个月的良好通胀数据”。尽管沃勒没有详细说明什么是好的数据,但经济学家认为,每月核心通胀率必须在0.2%或以下。

  在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最终是否需要降息时,鲍威尔表示,"我们认为,如果最终将(利率)政策设定在限制性水平,最终你会看到经济真正走弱。"

  尽管在美联储实施高利率的情况下,经济仍保持了增长,但美联储主席表示,“最终,我们认为利率将不得不下降,以继续支持经济增长。”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必要这么做。”

  作为政策制定者周三发布的最新季度预测的一部分,他们预计今年经济将增长2.1%,到2025年将增长2%,与他们在3月份的预测相同。根据他们偏爱的衡量标准,他们预计到年底核心通胀率将达到2.8%,高于此前预测的2.6%。他们预测,到今年年底,失业率将保持在目前的4%,到2025年底,失业率将上升到4.2%。

  对失业率将维持在这些低水平附近的预期表明,官员们认为,尽管就业市场将逐渐放缓,但它将从根本上保持健康。

  “从很多方面来看,”鲍威尔说,“两年前劳动力市场有点过热,我们已经看到它在供需之间恢复了更好的平衡。””(美联社)

 
打赏
 
更多>同类文章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