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父母亲近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可能变得善良、体贴和体贴。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在儿童早期和青春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更少。
相比之下,早期与父母关系紧张或受虐待的孩子不太可能变得体贴和慷慨。
该研究的合著者、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员Ioannis Katsantonis说:“在儿童早期,花时间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温暖、亲密、安慰和理解的关系,往往能预测孩子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适应能力,并在整个童年和青春期提高他们的亲社会水平。”亲社会是一个涵盖性术语,包括善良、同情、乐于助人、慷慨和志愿服务。
这些发现很直观。他说:“孩子们模仿他们的父母,所以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社交技巧,他们后来发现这些技能很有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2000年至2002年间出生的10700多名儿童的数据。他们在5岁、7岁、11岁、14岁和17岁的时候采访了父母和孩子,使用标准化的问卷来衡量抑郁、焦虑和攻击性等心理健康症状;社会期望行为;关系;还有纪律实践。
调查人员发现:孩子在3岁时离父母越近,他们长大后表现出的善良、同情、乐于助人、慷慨和志愿服务就越多。相反,早期父母关系紧张或受虐待的孩子不太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成积极的社交习惯。
该研究还发现,心理健康在整个童年和青春期都保持稳定。卡桑托尼斯说:“过了一定的年龄,我们的心理状态往往是健康的,或者是不健康的,并且有一个相当固定的恢复能力。”
另一方面,社会期望的行为变化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这表明干预和让孩子走上新道路的机会更大。
卡桑托尼斯说:“亲密感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对于那些生活或工作在压力和限制环境中的父母来说,这种亲密感往往是不够的。”
有些父母可能还需要帮助来建立一种安全、关怀的关系。他补充说:“在任何层面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都将带来许多好处,包括提高儿童的心理弹性,以及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对待他人的能力。”
学校也可以提供帮助。但研究人员表示,培养积极的社会习惯的教育努力应该在课程中根深蒂固,而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比如反欺凌周。
该研究结果于10月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行为发展杂志》上。
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专家一致认为,孩子不会像陌生人一样。
杰西卡·斯特恩说,这项研究“在理解父母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积极的社会行为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域”。她是弗吉尼亚大学的一名研究心理学家。
斯特恩说,这项分析“提供了一些最有力的证据,证明从长远来看,养育对孩子的健康发展确实很重要,尤其是在预防行为问题方面。”
她补充说,这项研究是在欧洲进行的,但研究结果与美国的情况一致。斯特恩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心理健康与父母的心理健康、照顾行为和社会经济地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父母和照顾者必须记住,孩子们经常模仿他们的行为。她说:“那些经历过父母吼叫、殴打或羞辱他们做出某种行为的孩子和青少年,更有可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大喊、殴打和斥责他人。”
她的建议吗?“父母可以采取同理心的、‘仁慈但坚定’的管教方式,而不是严厉的管教,这已被证明能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积极的社会发展。”
玛丽亚姆·阿卜杜拉表示同意。她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善科学中心的育儿项目主任。她说:“与父母的亲密关系有助于孩子深刻理解如何与家庭以外的人建立联系。”“他们建立了一个关于牢固关系的参考框架,并能发扬这种富有同情心的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