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演员玛吉·史密斯爵士(Dame Maggie Smith)去世,享年89岁。她是一位造型师,也是一位机智的人。她沉着、清亮的嗓音、不受傻瓜折磨的个性和老练的举止,使她的所有作品,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银幕上,都获得了最高的荣誉。
在她的一生中,她获得了两次奥斯卡奖,五次英国电影学院奖(包括四次最佳女主角奖,创下了纪录),四次艾美奖,三次金球奖和许多其他奖项,包括2010年的奥利维尔奖。但是,公众和她的职业一样钦佩她。
她被认为是英国人风度和古怪以及人性复杂性的罕见化身。她可以戴上一副像面具一样傲慢的样子,但她那双大大的蓝眼睛既能毫不费力地发出一种责备的轻蔑,也能发出一种困扰的脆弱信号。
她身材高挑,举止优雅,有一种令人敬畏的技巧,在后来的岁月里,她有一种令人敬畏的仪态,她经常利用这一点,而不会丧失她作为国宝的地位。从早期开始,她恶毒的目光就在寻找讽刺的机会,而她的发声方式是如此的有角度和自我意识,以至于她有时被指责模仿她以前的讽刺伙伴肯尼斯·威廉姆斯(Kenneth Williams)的节奏。
电视节目主持人班伯·加斯科因(Bamber Gascoigne)曾为她辩护,说她的一次舞台表演:“(它)非常有礼貌——但这主要是它的长处,因为这些举止是如此完全、无误地属于她自己。”大多数伟大的喜剧演员都有这种独特的怪癖;其他任何人借用这些手势或技巧都会显得非常可笑,但他们的效果却非常好。”
尽管她以惊人的权威涉足悲剧——例如易卜生的《海达·盖博勒》和《麦克白》——但她的艺术获得无与伦比的荣耀的却是喜剧(如《简·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等电影,或《私生活》、《世界之路》、《莱蒂斯与洛维奇》等戏剧)。
她在银幕上和舞台上都很有天赋,她在《简·布罗迪小姐的青春》(1968)中饰演一位古板、得体、谨慎、痛苦的爱丁堡女教师,赢得了奥斯卡奖,这个角色是由凡妮莎·雷德格雷夫在舞台上创造的。
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2001-11)中,她扮演了令人生畏但又讨人喜欢的密涅瓦·麦格教授,她是霍格沃茨的一名坚定的支持者,在与邪恶的伏地魔的高潮战斗中负责学校。
在后来的几年里,她在英国独立电视台的贵族家庭电视剧《唐顿庄园》中饰演了格兰瑟姆伯爵夫人维奥莱特·克劳利,她在剧中扮演了傲慢的化身,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尽管她透露自己从未看过这部剧,当它结束时,她松了一口气。
尽管她在剧院里的表演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过去的奇迹——随着几代人的流逝,她从共同的文化记忆中逐渐消失——但她最令人难忘的角色可能是扮演玛丽·谢泼德小姐,一个上了年纪、脾气暴躁、落魄潦倒的人,最后在剧作家艾伦·班尼特位于卡姆登的车道上的一辆破旧的面包车里生活了15年。
贝内特的回忆录剧本《面包车里的女人》于1999年底在女王剧院上演,获得了热烈的评价。《每日电讯报》称赞道:“她的喜剧时机令人无法抗拒,她的嗓音精准得要命。”“更妙的是,有些瞬间,史密斯似乎在窥探内心深处,捕捉到一种可怕的痛苦和恐惧。”
这一表演再次证明了她可以像扮演贵族一样轻松地扮演下层阶级角色,并在2015年由尼古拉斯·海特纳(Nicholas Hytner)执导的热门电影版中永世不朽。
玛格丽特·娜塔莉·史密斯是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1934年12月28日出生在埃塞克斯郡的伊尔福德;她有一对比她大六岁的双胞胎兄弟。她四岁时,全家搬到了牛津郊区,她的父亲纳撒尼尔(Nathaniel)出生在纽卡斯尔,在邓恩病理学院(Dunn School of Pathology)担任实验室技术员。
她的传记作者迈克尔·柯文尼将她的早年描述为“斯巴达式的生活,尽管当然没有被剥夺”。然而,据她的哥哥伊恩说,这是“一个非常刻板、僵化的成长过程,一个毫无幽默感的童年。麦琪能像她那样成功地挣脱出来,这就更加了不起了。”
她在牛津女子高中接受教育,但在16岁时离开牛津剧场戏剧学校接受舞台训练。在牛津剧院的剧目公司工作后,她在18岁时首次登台,在牛津大学戏剧协会的《第十二夜》中扮演中提琴,并在纽约的1956年的讽刺剧《新面孔》中首次登台。
继爱丁堡艺术节和伦敦水门剧院的其他讽刺剧之后,她发现自己在班伯·加斯coigne的讽刺剧《分享我的莴苣》(Lyric, Hammersmith, and Comedy, 1957)中与肯尼斯·威廉姆斯演对手戏。
在沃伦·切塔姆-斯特罗德(Warren Chetham-Strode)的《继母》(圣马丁)中饰演一个小角色(但通常很有说服力)后,她加入了老维克公司。在康格里夫的《两面派》中饰演普里昂特夫人,在《皆大欢喜》中饰演西莉亚(对芭芭拉·杰福德的《罗莎琳德》),在约翰·贾斯汀的《理查二世》中饰演女王,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饰演福特太太,在《女人都知道》中饰演玛姬,她证明了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试图走直路的喜剧演员。
1960年,她取代了琼·普洛特,出演了尤内斯科的《犀牛》,当时《犀牛》从皇家宫廷搬到了伦敦西区。同年晚些时候,她在贝弗利·克罗斯的第二部戏剧《剥柳条》中饰演一位内政部男爵的健谈的金发女郎情妇,这是一部警告核危机的闹剧,在伦敦西区之前在戈尔德斯格林剧院上演。大约15年后,她嫁给了作者。
她在伦敦西区的第一次大获成功是在让·阿努伊的《排演》中饰演露西尔(Lucile),这是布里斯托尔老维克剧院(Bristol Old Vic)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她饰演一名受雇照顾孤儿的年轻女孩,被放荡的男主角无情地引诱。
《每日邮报》称赞这一幕是“目前伦敦最感人的一幕”,而《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哈罗德·霍布森则认为她“感人、真诚,有时甚至令人心碎”。
不久之后,彼得·谢弗的《私人耳朵》和《公众眼睛》(《环球》)也同样受到欢迎。在第一部中,她扮演第一次约会的办公室打字员多琳;在第二部中,她是一个嫉妒心强的会计师的年轻妻子,他给她安排了一个特殊的私人侦探。在后一部中,她与她的老搭档肯尼斯·威廉姆斯再次面对面。
根据导演彼得·伍德的说法:“他们就像灰狗一样,他们击球和击球的速度很快。”《标准晚报》为她评出了1962年的最佳女演员奖,这是5个ES奖项中的第一个。
下一季,她凭借在吉恩·科尔的《玛丽,玛丽》(Queen 's, 1963)中的表演获得了综艺俱乐部的最佳女主角奖。之后,她加入了劳伦斯·奥利弗在老维克剧院的第一季国家剧院。
1963年,她在《征兵官》中饰演罗伯特·斯蒂芬斯饰演的帕伦上尉中的西尔维娅,这是她与罗伯特·斯蒂芬斯(1967年与他结婚)合作的第一次演出,尽管作为复辟时期的女演员,她本身的才华是非凡的。斯蒂芬斯在他的自传《游侠骑士》(Knight Errant)中回忆了他们早期的相遇:“当时她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悲惨的、相当孤独的人。但是,在国家杯开幕的那几个月里,她就像一股撒了盐的海风一样,掠过了我的船头。”据说一位舞台管理人员曾警告过他:“小心她,她喝得像鱼一样多,骂得像骑兵一样凶。”
玛吉·史密斯(Maggie Smith)饰演的苔丝狄蒙娜(Desdemona)到奥利维尔(Olivier)的奥赛罗(Othello),对于一个天生具有喜剧本能的女演员来说,令人惊讶地感动;电影的化身为她赢得了奥斯卡提名。她在《建筑大师》中手持棍棒、戴头巾的希尔德·旺格尔,以及1964年在老维克剧院上演的No?l科沃德的《花粉热》中饰演的吸血鬼迈拉(对斯蒂芬斯饰演的桑迪·提利尔饰演),让每个人都想起了她的角色范围,而不仅仅是人们喜欢的聪明的咆哮或拖腔的贬低。
1965年,在新国家剧院的第三季,她证实了自己的严肃态度,先是在《无事之秋》中扮演比阿特丽斯与斯蒂芬斯的战斗本尼迪克,然后在谢弗的《黑色喜剧》中扮演完全现代的克利亚,最后是斯特林堡的朱莉小姐,这两部独幕剧组成了奇切斯特节的两场演出,并于1966年转移到老维克剧院。她的大儿子克里斯托弗出生于1967年;两年后,她的小儿子托比出生了。
在此期间,她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之一,在罗纳德·尼姆执导的改编自穆里尔·斯帕克的小说《简·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饰演爱丁堡女教师简·布罗迪,并获得了她的第一个奥斯卡奖。《每日邮报》称:“在多次窃取别人的照片后,她现在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了一名明星。”
柯文尼认为,她部分模仿了她的苏格兰长老会母亲梅格(玛格丽特)的“冷酷气质和粗暴的组织方式”。
1969年,在威切利的《奇切斯特的乡下妻子》中,她饰演的玛杰里·平切弗在复辟时期的喜剧中一如既往地显得自在自在。受到鼓舞,她于1970年回到老维克剧院,在威廉·加斯基尔重新演绎的法夸尔的《美女谋士》中饰演苏伦夫人(斯蒂芬斯饰演的弓箭手)。作为一个厌倦了乡村单调生活的伦敦美人,她把自己与一个醉醺醺的乡绅灾难性的婚姻充分利用起来。当她来建议一位乡村妇女“用剔骨、调味和烘烤的方法”来治疗她丈夫的腿痛时,她面无表情的讲话充满了狡黠的怨恨。
在英格玛·伯格曼为国家剧院重新演绎的易卜生的《海达·盖布勒》(剑桥,1970年,斯蒂芬斯饰演洛夫堡)中,她塑造了一个人们印象中最冷酷的女主人公,在她的礼貌之下闪耀着一种冰冷的恶意。
她在《科沃德的私生活》(Queen 's和Globe)中饰演刻薄的离婚者阿曼达,获得了综艺俱乐部奖的最佳女主角,与丈夫斯蒂芬斯(Stephens)演对戏;然而,他们的成功是有趣的,因为他们的婚姻破裂了。正如斯蒂芬斯在他的回忆录中回忆的那样:“这就是我们在家里彼此交谈的方式。”
他声称这对夫妇的不适是在拍摄Jean Brodie小姐的黄金时期开始的,当时她服用了一种叫做Drinamyl的安非他明,让她“无法忍受”,但他的婚外情——一度他有三个女人在忙碌,其中一个是他们的秘书——对他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一年后的1973年,她一直热衷于展示自己的多才多艺,她在《彼得潘》(《斗兽场》)中扮演了一个没有一丝讥讽的角色,然后在性喜剧《Snap!》(《歌舞杂耍》,1974),这部失败之作恰逢她与斯蒂芬斯的最后一次分手;他们于1975年4月离婚,6月她嫁给了剧作家贝弗利·克罗斯。
然后,她下定决心“好好尝试很多我可能永远不会在英国出演的角色”,在安大略省的斯特拉特福德度过了三个经典的演出季。她在《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中扮演克利奥帕特拉;康格里夫《世界之道》中的米拉曼特契诃夫《三姐妹》中的玛莎;《仲夏夜之梦》中的泰坦尼亚和希波吕忒《理查三世》中的伊丽莎白女王;《皆大欢喜》中的罗莎琳德;还有麦克白夫人。
在这些经历的鼓舞下,1979年回到伦敦,她接替了汤姆·斯托帕德的《夜与日》(凤凰城)中的戴安娜·里格,回到安大略省的斯特拉特福德,在埃德娜·奥布莱恩的《弗吉尼亚》中饰演弗吉尼亚·伍尔夫(后来在伦敦的干市场剧院演出),在《无事生》中饰演比阿特丽斯,在《三姐妹》中饰演玛莎。
在20世纪80年代,她在伦敦的舞台表演表明了她对现代角色的明显偏好,而不是对古典表演的偏好,从罗纳德·哈伍德的《口译员》(1985)开始。
在斯蒂芬·波利亚科夫的《来到陆地》(1986)中,这位女演员扮演了一个来自华沙的难民,向国家剧院的观众展示了她才华中严厉而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面。在1987年的《莱蒂斯与洛瓦奇》(Lettice and Lovage)中,谢弗讽刺了一位贵宾家的导游,她用虚构的故事来修饰自己的描述,以吸引游客,后来发现,她沉迷于一个颠覆性的、古怪的角色,这是专门为她写的。
如果有人指出,她的表演恢复了早期的一些信号技巧和声音习惯,那么这些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当这部剧穿越大西洋时,她获得了1990年的托尼奖——进一步证明,如果需要证明的话,她擅长于塑造孤立的角色,这些角色的陌生感产生了一种有趣的独特魅力。
1988年,她被诊断出患有格雷夫斯病,为此她接受了放射治疗和眼科手术。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她出现在舞台上的次数越来越少,但她的影响力丝毫没有减弱。
不出所料,她在《认真的重要性》(1993年,奥尔德维奇出版社)中饰演布拉克内尔夫人,随后又主演了爱德华·阿尔比的一系列重要作品。在温德姆酒店(Wyndham 's)的《三个高个女人》(Three Tall Women, 1994)中,她扮演了一个专制但卧床不起的老妇人,然后扮演了一个稍微年轻一点的老妇人,与两个年轻的化身一起审视她的生活。十年后,她在阿尔比的《来自迪比克的女士》中扮演了一个神秘的有名无实的角色,证明了她的戏剧能力依然没有减弱。
她的名字有50多部电影,但只有少数几部可以提及。1958年,她凭借犯罪电影《无处可去》(Nowhere to Go)首次获得好评(并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1973年,她在电影《与姨妈同行》中饰演了浮夸的奥古斯塔姑姑,并因此获得奥斯卡提名。
1978年,她与艾伦·阿尔达、迈克尔·凯恩和简·方达一起出演了《加州套房》(1977),在这部电影中,她作为一个在奥斯卡之夜落选的女演员,为她赢得了继《简·布罗迪小姐的青春》(最佳女配角)之后的第二个奥斯卡金像奖。她还因出演《看得到风景的房间》(1986)中海伦娜·伯翰·卡特的监护人夏洛特·巴特利特和罗伯特·奥特曼的《高斯福德公园》(2002)中的特伦瑟姆夫人而获得奥斯卡提名。
其他著名的成功案例包括《哦!《多么可爱的战争》(1968);《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年);《诸神之战》(1981);四方(1981);《太阳之下的恶》(1982);传教士(1982);私人功能(1984);《朱迪思·赫恩孤独的激情》(1989);钩(1991);姊妹法(1992年);和墨索里尼喝茶(1999)。
在大受欢迎的《最佳异国金菊酒店》(2012)及其续集中,她加入了一个杰出的老演员阵容,扮演一个有进取精神的前家庭帮佣,当她被送往印度做髋关节置换手术时,她的种族主义被治愈了。在《我的老太太》(My Old Lady, 2014)中,她饰演一位优雅的老年房客,住在巴黎的一套公寓里,这位年轻的美国房东逐渐欣赏并喜欢上了她。
她的电视表演包括在《扁豆之床》(艾伦·班尼特的《Talking Heads》系列的一部分)中扮演一位愤怒的牧师妻子,《无事生非》,《人与超人》,《批准》和《家与美》。她因在《大卫·科波菲尔》(1999)中饰演贝特西·特拉伍德而获得艾美奖提名,与未来的哈利波特明星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对手。
“我认为有一种公认的脸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我不是那样的,”她曾经说过,但观众们表示不同意。作为一个有些勉强的名人,她很少热情地接受报纸采访,也没有发表过日记或回忆录。
据她的儿子克里斯·拉金(Chris Larkin)说,她“对批评、成功和失败几乎乐观得可怕”。她一点也不担心,只是说你只能做你该做的事。”尽管在公众视野中存在了60多年,但她始终保持着一种基本的、近乎帝王的神秘感,这可以说是她最耀眼的成功之一。
1970年,她被任命为大英帝国司令,1990年被封为爵士,2014年被授予荣誉爵士。
1967年,玛吉·史密斯嫁给了演员罗伯特·斯蒂芬斯。这段婚姻于1975年解除,同年她与贝弗利·克罗斯结婚,后者于1998年去世。她在第一次婚姻中留下了两个儿子,都是演员:克里斯·拉金和托比·斯蒂芬斯。
玛吉·史密斯女爵士,生于1934年12月28日,卒于2024年9月27日。
《每日电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