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解放80周年,全世界站在一起说“永不再来”

   日期:2025-11-05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76    
核心提示:    80年前的今天,欧洲是一个战场。世界正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日子。整个欧洲大陆的人们都在为一场残酷的战争中失去的

  

  80年前的今天,欧洲是一个战场。世界正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日子。整个欧洲大陆的人们都在为一场残酷的战争中失去的一切而哀悼。

  在集中营里,犹太囚犯可以听到远处的枪声。

  他们能听到那声音越来越近了。他们生活在希望中,希望他们的暴力压迫者会被打败,希望他们自己能在战争中幸存下来,并活着看到自由。

  纳粹领导人意识到失败迫在眉睫。随着盟军在欧洲各地推进,纳粹的首要任务之一是撤离集中营和劳改营,转移最后幸存的欧洲犹太人——那些在党卫军医生确定谁活谁死的可怕“选择”中幸存下来的人;累人的奴隶劳动;和饥饿饮食-回到德国。

  在所谓的死亡行军中,如果囚犯不能行走,他们就会被谋杀。数千人在零度以下的低温中冻死。

  最终,那些在这场磨难中幸存下来的人到达了德国和奥地利的集中营,于是又开始了在寒冷、殴打、饥饿和谋杀中点名的日常生活。

  但最终,尽管纳粹试图掩盖其罪行的证据,但随着苏联军队解放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和死亡集中营,他们可怕的罪行暴露无遗。

  当久经沙场的士兵进入集中营时,俘虏已经所剩无几了。然而,迎接他们的景象令人难以置信。

  纳粹留下了那些病得无法行走的人,以及少数几个在集中营的恐怖中幸存下来的孩子——这些孩子对铁丝网之外的正常生活几乎没有任何记忆。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后的几个月里,欧洲各地集中营里瘦弱的囚犯被告知,他们终于自由了。就在几个月后的1945年4月,英国士兵——第11装甲师——解放了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在那里,随着战争接近尾声,成千上万的囚犯被送往集中营。

  经历过战场残酷的士兵没有准备好迎接他们的景象、声音和气味——成堆的尸体;瘦骨嶙峋的幸存者,许多人虚弱得站不起来;成千上万的人在解放后的日子里死去——那些被解放了但从未在铁丝网外生活过一天的人。

  他们没有准备好去经历那些将伴随他们一生的事情。

  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80年后,我将站在这个集中营。

  纳粹撤离的地方,他们希望保持秘密,将在世界各地的屏幕上播出。欧洲集中营中仅存的幸存者中,有一些曾被纳粹希望抹去任何记忆的人,将站在曾经直接通往火葬场的铁轨上,与他们的子女、孙辈和曾孙们肩并肩站在一起——纳粹希望他们永远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

  他们将站在世界各国领导人的身边,他们的出席突显了我们永远不会让他们的痛苦经历被遗忘。

  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周年纪念日,我想起了我有幸结识的幸存者。

  蕾妮,她从?ód?犹太人区被驱逐到奥斯维辛。直到今天,她还记得看到父亲从牛车上跳下来,在一片混乱中消失了。那是她最后一次见到他。她说他走了,没有一个吻,也没有一句再见,她的声音总是断断续续。

  我想起了莉莉,她的妹妹和母亲被直接送进了毒气室。她和她的两个姐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她设法保留了母亲送给她的一个金坠子,先是藏在鞋跟里,后来又藏在一块面包里。

  我想起了基蒂,她在16岁时被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里度过了漫长而痛苦的20个月。我想起她十几岁时如何学会如何生存,永远不要从活着的人那里偷东西,而是要搜查死者的口袋。她是如何在这么小的年纪做出不该有人做的选择。

  我想起了齐吉,他和祖母一起来到营地,他看到了孩子不该看到的东西。每次分享痛苦的回忆时,他都会以恳求观众“请不要仇恨”结束。

  当然,那些不可思议的人,他们继续分享他们的见证,在他们的余生中都生活在这种创伤中,他们都带着它。

  但他们的故事不是大屠杀的“正常”故事。因为大屠杀的故事,总的来说,不是一个生存的故事。而不是谋杀。

  所以我也想到了像扎尔曼·格拉多夫斯基这样的人,他给未来的读者——我们所有人——写了一封信,敦促他们“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发生的事情的真相”。

  后来,他在集中营的一次未遂起义中被纳粹杀害。

  但我们如何尊重扎尔曼的意愿?在2025年,我们怎样才能理解一个与我们的想象和人类格格不入的地方的现实呢?

  我们无法想象他们所经历的恐怖,但我们必须努力去理解。80年过去了,尽我们所能,理解现实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

  目击者正在迅速减少。他们的记忆需要继续存在,即使在他们死后。

  导致毒气室的反犹主义依然存在。

  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以来的15个月里,仇恨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这意味着这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而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一次又一次地拒绝和呼唤。

  每次访问奥斯维辛,我都会读到乔治·桑塔亚那的话,他有句名言:“那些不记得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因此,当我们回首往事,缅怀遇难者,向那些以某种方式幸存下来的人们致敬,当我们站在最致命的地点,80年过去了,我们将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卡伦·波洛克(Karen Pollock)是大屠杀教育信托基金的首席执行官。

 
打赏
 
更多>同类文章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