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永流传:纪念王淦昌诞辰118周年

   日期:2025-10-26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61    
核心提示:  在王淦昌小女儿王遵明家的客厅里,简单的家具透露出朴素的生活气息。一个双人布沙发、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还有那个走到哪儿

  在王淦昌小女儿王遵明家的客厅里,简单的家具透露出朴素的生活气息。一个双人布沙发、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还有那个走到哪儿都带着的书柜,这些物件陪伴着这个家庭多年。王遵明说,受父亲影响,他们对物质条件要求不高,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习惯。

  5月28日是核物理学家王淦昌诞辰118周年。回忆起父亲,王遵明感慨道,父亲把所有精力都献给了国家和核科学事业。年幼时,由于王淦昌长期在国外工作,王遵明对父亲的记忆很模糊。1956年王淦昌在苏联工作期间,只能通过简短的家书关心家人。王遵明至今记得父亲从匈牙利寄来的那张明信片,上面写着关心家人健康、叮嘱珍惜时间的寥寥数语。

  1961年王淦昌回国时正值困难时期,王遵明本以为父亲会带回些物资改善生活,却发现他不仅两手空空,还把在苏联积攒的全部工资捐给了大使馆。回国后,王淦昌毅然放弃已有成就,化名"王京"投身核武器研究,从此隐姓埋名17年。这期间他与家人聚少离多,仅有一次全家出游香山的珍贵回忆。

  王淦昌一生节俭,常说"钱够用就行"。他对个人生活极为简朴,却热心公益,曾多次捐出奖金支持教育事业。对待学生,他关怀备至,为患病学生四处奔走求医,但自己生病时却拒绝学生探望送礼,只希望看到他们的科研成果。

  晚年退休后,王淦昌仍心系国家科技发展。他力主自主建设秦山核电站,并与其他科学家联名提出"863计划"建议。王遵明说,父亲常感叹"真不容易、真不简单",如今她终于理解老一辈科学家面临的艰难。她希望年轻科研工作者能传承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70386/

 
打赏
 
更多>同类文章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