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失败”意味着军事上的失败,被迫出局,在争取民心的斗争中失败,在实现诸如引入人权、民主、自由或解放妇女等宣称的崇高动机时面临惨败。考虑到巨大的人力成本,尤其是在中东,美国自2001年9月11日以来的“全球反恐战争”也是一场智力和道德灾难。美国——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军费开支者、干涉主义者、战士、占领者、全球基地建设者,以及最军事化的外交政策——是独一无二的。在失败的战争中也是如此。
在美国/北约/欧盟/ANPO/AUKUS之外的世界大多数人眼中,它现在正在迅速失去合法性、相关性和可信度。首先,可悲的是,所有这些帝国军国主义的冒险都是反智的,充满了权力的傲慢、种族主义和傲慢。其次,在相当可预见的惨败和失败之后——比如在伊拉克——宣传、心理战(PSYOPS)、媒体影响和心理政治投射不再奏效。即使是最大的军事开支国和经济体也会有这样的时候,即无法为其武器成瘾提供资金,其武器和弹药库也会枯竭。在别人眼中,这被称为过度扩张和合法性的削弱,这被称为军国主义的死亡,并正在转变为帝国的衰落和最终的灭亡。没有哪个帝国是永远存在的,美国和北约的帝国将是最后一个。没有人会愚蠢地认为,在一个极其多样化的世界中,所有人都会接受一个玩家成为主宰一切的系统,并将其他玩家塑造成自己的形象。传教士时代已成为过去。
进入乌克兰。乌克兰独立后,北约立即在基辅设立了办事处,并于2008年宣布将成为北约的一员。这是对上一任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无可争议的承诺的严重违背,但这就是“我们可以为所欲为”的单极情绪。北约以一种自闭的方式,拒绝倾听俄罗斯合理的安全关切,也不理会乌克兰人民中只有极少数人赞成加入北约的事实。相反,基辅的政权更迭是所有需要的:扶植一个亲西方的领导层,给它丰厚的报酬,并通过逐步吸引它加入不断扩大的联盟,给它一个它无法拒绝的提议。随后,俄罗斯坚决反对,侮辱不得不雪上加霜:乌克兰,我们将帮助你,直到你赢得“我们的”对俄罗斯的战争,并“削弱”它;我们会全程掩护你的,为我们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因此,第一部分是扩张和求爱,第二部分是军事化和代理战争——但不加入北约,这将使北约军队进入乌克兰的土地,并付出北约生命的代价。现在是第三部分——放弃和乌克兰的荒凉将由摇摇欲坠的欧盟来解决。在这里,巴以冲突派上了用场。政治和媒体对乌克兰的关注明显减少,乌克兰的反攻停滞不前,基辅的内部冲突加速。北约的指责游戏开始了:我们给你们提供了我们所能提供的所有武器、弹药和训练,但你们没有很好地管理军事斗争;你的领导能力正在瓦解,你对我们的感激之情也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等等。不要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加入北约或欧盟(无论我们对公众说什么)。显然,没有人愿意与这样一场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和道德的惨败扯上关系。不是美国和北约的领导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们在第一部分中挑起了冲突,而且没有承认,而是继续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挑起了冲突。
欧盟未能就乌克兰冲突制定出自己的政策。它盲目地追随美国,实施了历史上最严厉的制裁,并将欧洲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完全孤立于欧洲之外。瑞典和芬兰心甘情愿地让自己被推入北约,没有什么严肃的理由。然后是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破坏,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破坏(很可能是由美国实施的,因为拜登总统和其他领导人说他们会这么做,而且因为沉默和缺乏官方报告来解释谁做了什么)。
武器库正在清空,现在,粗暴地说,欧盟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同时,在政治上看起来越来越不稳定。德国的经济和政治形势看起来黯淡无光。欧盟地区也可能受到中东暴力的长期影响的严重打击。欧盟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仓促做出的条件反射式反应,阻碍了对这些措施短期、中期和长期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任何分析,这些措施考虑不周、不合理,而且力度很大。另一方面,俄罗斯将比欧盟更好地摆脱困境。相对而言,美国受到了较好的保护,免受其政策的负面影响,但其欧洲盟友却没有。战争、军国主义、大规模重新武装和难民潮给平民经济造成的负担——以及由此造成的欧洲基础设施、气候变化措施和福利投资急需的资源枯竭——描绘了一幅暗淡的未来图景。它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没有黄油的社会,而子孙后代将不得不为此买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走上街头,为自己和/或支持巴勒斯坦人。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极右翼势力将迎来曙光。当西方衰落和内爆——更多的是呜咽而不是爆炸——未来十年左右的一个场景很可能包含北约的分裂和可能的解散。
本文最初由《环球时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