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社会工作者表示,吸毒者的家人和亲人也间接受到毒品滥用的影响,因为他们必须处理情绪和社会后果。
首届毒品受害者纪念日纪念仪式于周五(5月17日)举行,法律和内政部长K Shanmugam强调毒品滥用并非没有受害者。
“关爱之角”的首席社工兼青年服务负责人林嘉欣女士分享了她正在辅导的一名20岁女孩的案例。
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吸毒者,当他的儿子开始吸毒时,他的父亲充满了内疚和羞耻。他觉得让孩子对毒品的看法正常化是他的错。
“他责怪自己没能及早发现,”在该行业工作了12年的林女士表示。
每当他在渴望的时候发脾气时,他的母亲也成为了情感虐待的受害者,不得不非常小心地做什么或说什么。就连给他零用钱这件事也得仔细考虑,因为他可以把钱花在更多的毒品上。
在这一切之中,他的弟弟感到在家里被忽视了,因为他的父母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法律和犯罪问题上,或者试图找到他并让他回家。
“弟弟觉得,‘首先,我年纪小,但没人照顾我。其次,我仍然需要应对所有这些威胁。”
她说,这让他考虑是否应该离家出走,离开这个家庭。
她说:“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个家庭内部处理所有这些影响。”
另一群受害者是年轻人的朋友,他们在得知他的情况后非常震惊。
林女士说,在带他们去见男孩之前,她必须和他们谈谈,帮助他们理解所发生的事情。
她说,这个男孩“一开始对他们很冷淡,甚至很激动”,这让他们感到很受伤。
5月17日,在义安市市民广场举行的“毒品受害者纪念日”活动上,飞跃社的高级社工陆瑞琪(左)与关怀角的首席社工兼青年服务负责人林嘉玲出席。(图片来源:中央通信社/吴金生)
她帮助他们理解友谊对他们的意义,并理解男孩的观点,比如与吸毒有关的影响和戒断症状,以及警方调查带来的压力。
林郑月娥说,一般市民亦会成为滥用药物的间接受害者。
“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案件时,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怎么样?它是怎么说我们的?这是否会让另一个孩子觉得吸毒是正常的呢?”
飞跃社的高级社工陆女士也分享了几年前她所服务的一名16岁女孩的个案。
“当她的父母发现后,家里发生了很多冲突和争吵,”她说。
她的父母非常难过,感到非常羞愧和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