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流行紧张供应链,导致食品短缺和价格波动,欧洲高收入不平等和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意味着它是准备好应对意想不到的经济冲击的类型,可以推动粮食不安全。
今年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数由《经济学人》编制,有14个欧洲国家进入前20名,芬兰、爱尔兰和荷兰位居榜首。
但内部差异意味着,尽管欧洲各国的排名很高,但它还是错过了成为世界上食品安全环境最好的地区的机会,而这一位置被北美所取代。
该指数基于59个独特的指标,衡量了113个国家的食品负担能力、可获得性、质量、安全性和自然资源/恢复力的状况。
该指数显示,在2012年至2018年持续改善7年后,全球总体粮食安全环境在2020年连续第二年恶化。
报告警告说,集约化农业和全球气候变化是侵蚀全球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它指出,全球粮食系统在大流行之前就已经面临压力,不断恶化的气候条件阻碍了生产力。COVID-19的爆发造成了进一步的痛苦,特别是对规模较小的农民来说,他们的种植季节被中断,同时由于封锁,市场准入受到限制。
它表示,在国家决策中进一步优先考虑粮食安全显然是必要的。GFSI发现,只有54个国家有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而只有31个国家有专门的粮食安全机构。到2020年,只有5个国家的营养标准得到了改善。它指出,明确的粮食安全战略对于帮助决策者解决弱势群体的营养需求至关重要。
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全球粮食安全指数项目负责人普拉蒂玛·辛格(Pratima Singh)说:“全球粮食大流行以及随之而来的封锁,已经考验了我们的粮食体系,暴露了它们的弱点。”“我们需要解决结构性不平等——经济、社会和环境——这是大流行病的一个基本特征。政府和政策制定者、非政府组织以及私营部门都可以发挥作用,帮助我们从covid-19对经济和粮食系统的影响中恢复过来,并投资创新以加强我们的全球粮食环境。”
该指数将欧洲国家描述为在打击食物浪费(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下降,部分归功于诸如欧盟农场战略(Farm to for Strategy)等创新战略)和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的全球领导者。
报告称,欧洲——尤其是欧盟——是推动适应(适应当前或预期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过程)政策承诺的世界领导者,并将该地区称为“区域合作的灯塔,以及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最佳实践的来源”。
然而,它揭示了欧洲国家之间缺乏统一的粮食安全水平,地中海和中欧和东欧国家的表现明显低于西欧和北欧。
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是欧盟排名最低的国家,在全球粮食安全排名中分别排在第44、40和36位。
该指数还指出,尽管欧洲实现了高水平的粮食安全,但在该地区大多数国家,明确的粮食安全战略和专门的粮食安全机构是有限的。报告指出,只有芬兰在这一领域获得了满分,而且食品安全战略和专门的食品安全机构“不应该被忽视”。
该指数进一步指出,高收入国家也不能幸免于近年来不可预测的气候变化事件造成的粮食生产冲击。
今年的GFSI发现,与2019年指数涵盖的时期相比,49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变得更加不稳定。就生产波动性而言,挪威和斯洛伐克排在倒数十名(这意味着它们的波动性很高)。尤其是丹麦、挪威和瑞典,由于挪威和丹麦的干旱,以及瑞典的夏季极端热浪,该指数大幅下降。2018年,挪威经历了50多年来最糟糕的作物产量水平,而丹麦的作物收成下降了40%。在瑞典,2018年的极端夏季天气导致该国出现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糟糕的农作物收成。欧洲也特别容易受到干旱和洪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