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在南威尔士的加的夫,法国橄榄球球迷在橄榄球世界杯比赛前挥舞着法棍。周三,法国法棍面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法新社
巴黎——法国法棍面包——用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的话说,是“250克的魔力和完美”,也是这个国家永恒的象征之一——于周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文化遗产的称号。
虽然贝雷帽和大蒜串等传统面包早已被人们抛弃,但这种外表坚硬、中间柔软的面包仍然是法国人生活的精髓。
根据法国烘焙联合会的数据,法国每年有超过60亿个面包被烘焙,联合国机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彰了这一传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说:“它庆祝的是一种完整的文化:日常仪式、一顿饭的结构元素、分享和欢乐的代名词。”马克龙在访问美国期间在华盛顿发表讲话,赞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法国的“专有技术”。
“这是独一无二的,”他说。
法棍面包的新地位出现在该行业面临挑战的时刻。
自1970年以来,法国每年减少约400家手工面包店,从55000家(每790居民一家)减少到现在的35000家(每2000居民一家)。这种下降是由于工业面包店和郊区超市在农村地区的普及,而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地选择酸面包,把他们的火腿法棍面包换成了汉堡。
在他的同行们正努力应对价格飙升的时候,至少有一名工匠对这个奖项并不感冒。
“这是一个笑话,”Fran?ois Pozzoli说,他是主要城市里昂的一位获奖面包师。“在烘焙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之际,这感觉不合时宜。面粉上涨了10- 15%,黄油上涨了40%,鸡蛋上涨了50- 60%……面包师需要支持。”
尽管如此,法国人腋下夹着几根棍子,在离开面包房(或称“面包房”)时,习惯性地把热的一端嚼掉的景象仍然十分常见。
有全国性的比赛,在比赛中,面包被从中间切下来,让评委们评估其蜂巢状纹理的规律性和内部的颜色,内部应该是奶油色。尽管看起来法棍是法国人生活中不朽的一部分,但直到1920年,一项新法律规定了它的最小重量(80克)和最大长度(40厘米),法棍才正式命名。“最初,法棍面包被认为是一种奢侈品。工人阶级吃的是保存得更好的乡村面包,”欧洲食品历史与文化研究所的卢伊克·比恩纳西斯说。他帮助准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份档案。
他说:“然后消费开始普及,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法棍面包征服了农村。”
它早期的历史相当不确定。
有人说,长面包在18世纪就已经很常见了;也有人说,直到19世纪30年代,奥地利面包师奥古斯特·臧(August Zang)引入蒸汽烤箱,它的现代化身才得以成型。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拿破仑下令用细棍做面包,这样士兵们更容易携带。另一种说法将法棍面包与19世纪末巴黎地铁的建设联系起来,并认为法棍面包更容易撕碎和分享,避免工人之间的争吵和刀具的需求。
法国于2021年初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申请,法国在巴黎的锌屋顶上选择了法棍面包,并在该国东部的阿布瓦举办了葡萄酒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