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关于税收或补贴等气候措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有效性的重大新研究发现,单独的措施无法产生重大影响。
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调查了六大洲41个国家25年来的公共政策。
报告的结论是,在能源、交通和建筑等行业分析的1500项政策中,“只有63项气候政策成功,每项政策平均减排19%。”
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与墨卡托全球公地与气候变化研究所(MCC)共同领导了这项研究,该研究所表示:“研究人员表明,禁止燃煤电厂或内燃机汽车单独实施并不会导致大幅减排。”
研究人员说:“成功的案例只有在精心设计的政策组合中,与税收或价格激励相结合,才能出现,就像英国对燃煤发电或挪威对汽车所展示的那样。”
该研究确定了63项成功的政策干预措施,总排放量减少了6亿至18亿吨二氧化碳。
相比之下,据联合国估计,人类在2022年排放了57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在这些成功案例中,英国在2013年引入了最低碳价、可再生能源补贴和煤炭淘汰计划。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工作能够影响各国正在更新的气候路线图,这些路线图必须在2025年2月之前提交给联合国。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更多的政策并不一定等同于更好的结果。相反,正确的措施组合是至关重要的,”该研究的主要作者、PIK和MCC的尼古拉斯·科赫解释说。
“例如,仅靠补贴或规定是不够的;只有结合以价格为基础的工具,如碳税和能源税,它们才能实现大幅减排。”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迈克尔?格拉布(Michael Grubb)表示:“但他们只关注69个统计上可识别的大趋势突破,忽视了全球数千个较小努力的影响,以及许多较小措施累积起来的、往往是自我强化的影响。”
他还承认这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研究”。
他补充说:“他们的结论是,大的影响需要政策组合,这是绝对有道理的。”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罗宾?兰布尔(Robin Lamboll)表示:“这项研究只着眼于突然减排的政策,而大多数气候政策着眼于新事物的效率或排放的长期轨迹,需要多年时间来建立更环保的基础设施或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