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塞维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来自穆尔西亚大学和马尔堡大学(德国)的同事合作,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质,可以修复DNA。这种蛋白质被称为隐花色素,它已经进化到在细胞内获得了这种功能和其他功能。
紫外线辐射会破坏DNA,导致突变,破坏细胞功能,使癌细胞生长失控。我们的细胞有DNA修复系统来保护自己免受这种伤害。其中一个系统是基于一种蛋白质的光解作用,它利用蓝光在DNA损伤导致突变之前修复DNA。
在进化过程中,光解作用的基因不断复制并分化,产生了新的蛋白质,隐色素,这种蛋白质已经磨练了它们感知蓝光的能力,现在在细胞中执行其他功能。例如,隐色素使用蓝光作为信号来调节植物生长和控制真菌和动物的日常活动(昼夜节律)的节奏。
这项研究的作者发现,在人类病原体真菌环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中,隐色素是一种蛋白质,负责在紫外线照射后修复DNA,这一功能应该通过光解来完成。
他们还认为,这种真菌中的隐花色素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修复DNA的能力,而祖先的隐花色素无法修复DNA。这一发现说明了蛋白质是如何随着功能的进化而变化的。
研究结果发表在著名杂志《当代生物学》的一篇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