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疫情现状/结核病疫情

   日期:2025-06-30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107    
核心提示:  肺结核致病原因及高危险群即使受感染,一生只有5~10%有机会发病 肺结核主要传染途径是飞沫与空气传染。一般而言,受到感染

  肺结核致病原因及高危险群 即使受感染,一生只有5~10%有机会发病 肺结核主要传染途径是飞沫与空气传染。一般而言,受到感染的人一生中只有5~10%有机会发病。国内对接触者的追踪资料显示,年龄越小的人的发病率越高,与患者接触时间的长短、环境是否通风,也是影响是否被传染的要因。

  第三位。根据2022年的全球结核病报告,中国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结核病发病数排名第三,占全球发病数的4%。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所导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内脏器官,甚至颅脑均可感染结核病,其中肺结核较为常见,一般占气管结核的80%-85%以上。感染结核杆菌后,患者发病与否与机体免疫力相关,感染人群的发病率在5%左右。

  肺结核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60至69岁为高峰期。老年人由于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下降,更易感染结核菌,且原有潜伏结核病灶可能活跃。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的人群,由于肺部弹性和净化功能减退,纤毛数量减少,抗感染能力低下,结核菌易于侵入并繁殖。

  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

  

  全球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主题是“Invest to End TB.Save Lives”,强调生命至上和全民行动的重要性。结核病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每天约4100人死于结核病,近8万人患上这种可预防和可治愈的疾病。自2000年全球抗击结核病以来,已挽救约6600万人的生命。

  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人口结核感染率为45%,主要集中在25岁及以上人群;活动性和涂阳肺结核的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和122/10万,估算全国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500万,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150万;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死亡平均年龄为52岁。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日期是3月24日,这一日子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纪念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病病原菌的日子。 1882年3月24日,科赫在柏林宣布了他发现结核病病原菌的里程碑式发现,为结核病的研究和控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壹〗、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

  〖贰〗、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下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

  〖叁〗、肺痨病又称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肆〗、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

  〖伍〗、【答案】:又称结核球,是直径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结核球可来自:①浸润型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灶纤维包裹;②结核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由于干酪样坏死物填充;③多人干酪样坏死病灶融合并纤维包裹。

  发达国家的结核病流行情况已有所好转。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甚至有望消灭结核病。 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为750万人,到1994年上升至880万人,2000年更达到了1020万例。这表明结核病的全球流行趋势呈现上升态势。

  全球结核病情况:据WHO报道,每年约有800万新病例发生,至少有300万人死于该病。1 中国的结核病情况:建国前,结核病的死亡率高达200-300人/10万。建国后,通过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卫生状态和开展群防群治等措施,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降低。

  全球近来约有2亿结核病患者。 导致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有四个:1 一些政府对结核病控制的忽视,特别是发达国家,盲目乐观地认为消除结核病在即,从而放松了控制工作,削减了相关机构、人员和经费。2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无力支持结核病防治工作。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结核病疫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然而,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结核病疫情又有所回升,出现了感染人数多、新发患者多、复发患者多、耐药患者多、死亡人数多的新特点。

  其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发热、厌食、咯血、体重下降、盗汗、乏力和胸痛。引起肺结核的原因包括呼吸道感染、感染结核病菌和身体状况较差。新冠肺炎与肺结核在症状和传播途径上相似,但肺结核是慢性传染病,治疗周期长。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尘埃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临床表现 侵入不同部位表现不一。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多在午后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患者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单纯使用抗结核药物会破坏菌群平衡,反而可能助长结核杆菌的抗药性。此外,常规化疗全身给药的方法不能保证药物在结核病灶内的有效浓度,因此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细菌的耐药性。近年来,国内兴起了微创靶向综合疗法的研究。

  第尽量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选取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第避免只选用一种新药加到原来的治疗方案当中;第尽可能的采用新一代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第不使用交叉耐药的药物;第治疗方案当中至少应该含有四种二线的敏感药物;第应该适当的延长治疗时间。

  耐药性肺结核是对结核药物产生耐药,一般治疗肺结核一线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4-吡啶甲酰胺、链霉素捐卵机构等药物。如果对一线药物产生耐药性,便没有效果。对于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方法,WHO从2016年到2018年出台了相关指南,根据指南用药,一线药物没有很大作用。

  耐药结核病的其他治疗包括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免疫治疗通过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来消灭结核分枝杆菌。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调节患者机体,改善全身状况及临床症状,达到辅助治疗作用。营养支持治疗对耐药结核病患者极有必要,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脂肪乳剂和白蛋白等。

  结核病的治疗确实需要时间,但根据你的情况,病情已经有所改善,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即便出现耐药性,医学界还有多种药物可以用于混合治疗。此外,外科手术也是一种非药物的治疗选取。你正值青春年华,无需担心治疗无望。结核病的治疗过程漫长,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很多患者都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打赏
 
更多>同类文章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