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类对音乐反应的生物学基础,以及人们是如何体验音乐的。它还强调了音乐疗法在开发成功的心理健康疗法中所起的作用。
该研究围绕人类音乐性的四个核心要素组织了音乐的神经生理效应:调性、节奏、奖励和社会性(
).
在世界各地,摇篮曲都使用直接重复的低频音调;柔和的旋律传达出忧郁。
根据声音相似性理论,我们的大脑会自动为我们听到的内容提供背景,指导我们对音调的感知。
所有的音乐传统都有节奏,这是一种具有时间可预测性的声音模式。音乐节奏的规律性与人类的动作(比如走路)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可以预测节奏,并很容易与之协调。
根据大脑共振的概念,我们理解口语的能力是由我们的节奏技巧促进的。此外,当一个人听音乐时,大脑中控制运动的皮层和皮层下部分也会受到刺激。
即使一个人不动,这些区域的大脑活动也会随着节奏而增加。临床上,音乐中让我们动起来的这一面被称为“律动”。
使用神经成像方法的研究表明,听音乐可以刺激大脑的奖励中枢。例如,在伏隔核中,多巴胺的结合与音乐听众所体验到的快乐有关。
阿片受体拮抗剂的治疗可以减少音乐带来的快感,应用与这种奖励相关的阿片能途径。
制作和听音乐还可以促进社会和人际关系,这是听音乐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这种音乐联系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减轻孤独感。
值得注意的是,听励志演讲对大脑的好处和听音乐带来的快感几乎是一样的。听音乐可以触发大脑的催产素释放,从而降低压力和焦虑。
一种被称为“接受性治疗”的音乐疗法,即听音乐,大大减少了手术患者的焦虑。同样,抗抑郁药物加音乐疗法被证明是治疗抑郁症比标准治疗更成功的组合。
节奏已经被用于运动和感觉障碍的音乐治疗,但它也越来越多地用于精神卫生保健。与传统护理相比,一项荟萃分析显示,这些音乐疗法帮助帕金森病患者在情绪上感觉更好,更有动力,心情也更好。
中风后增强认知能力和精神健康也与听音乐有关。基于不适应的大脑活动模式,比如消极的沉思,节奏被认为具有这些治疗作用。
焦虑、情绪和药物使用障碍,以及许多其他精神健康问题,都可能因大脑奖励系统故障而加剧。因为音乐疗法能增进交流,减少冷漠,缓解疲劳。
自闭症儿童在与音乐进行社交互动时,在非语言交流、自尊和行为适应方面表现出改善。与抗精神病药物相比,音乐疗法还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减少不良的社会关系和冷漠。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可能从音乐疗法中获益。
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和感知存在差异,这对音乐治疗的发展和规范构成了障碍。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这种变异对这些治疗的有效性有显著影响。
在个人层面上制作音乐性概况,以确定音乐的哪些特征——如奖励、音调、节奏或社会性——对每个人都有利。虽然承认患者最喜欢的音乐可能并不总是最有益的,但医疗专业人员应该将他们对音乐的偏好纳入治疗方案。
音乐疗法提供了一种容易获得的、低风险的干预方法,与已建立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比,这些治疗被批评不是很有效。尽管人们对这些疗法的反应存在很大差异,但标准化的治疗方法对于使音乐疗法更容易获得是必要的。
参考:
音乐和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原理——(https: 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8 - 023 - 02671 - 4)
来源:Med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