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nkasaura:伊比利亚半岛发现的白垩纪新蜥脚类恐龙

   日期:2025-05-22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81    
核心提示:    

  

  

  一项由葡萄牙人领导的新研究里斯本大学科学院Dom Luiz研究所(CIêNCIAS)的生物学家Pedro Mocho刚刚在《通讯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宣布发现了7500万年前生活在西班牙昆卡的蜥脚类恐龙的新物种:Qunkasaura pintiquiniestra。

  从2007年开始,在安装马德里-莱万特高速列车(AVE)轨道的工作中收集了超过12,000块化石,揭示了这个沉积物,由此产生了欧洲上白垩纪最相关的脊椎动物化石收藏之一。由于国家项目和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委员会的持续研究,这些藏品有可能大大增加对晚白垩纪欧洲西南部生态系统的了解,并为科学发现了几个新物种。

  “对这个标本的研究使我们首次在同一化石地点发现了两种不同的萨尔塔龙谱系。其中一种被称为Lirainosaurinae,在伊比利亚地区相对知名,其特点是在岛屿生态系统中进化的中小型物种。换句话说,在白垩纪晚期,欧洲是一个由几个岛屿组成的巨大群岛。然而,Qunkasaura属于另一组蜥脚类动物,7300万年前在伊比利亚半岛以中型物种为代表。这向我们表明,这个谱系到达伊比利亚半岛的时间比其他恐龙群要晚得多,”CIêNCIAS的古生物学家佩德罗·莫乔解释说。

  洛湖化石记录最相关的特征之一是大量的蜥脚类恐龙的大型部分骨骼,这在欧洲其他地区是罕见的。Qunkasaura pintiquiniestra是欧洲发现的最完整的蜥脚类骨骼之一,包括颈椎、脊椎骨和尾椎骨,部分骨盆带和四肢的部分。它们独特的形态,尤其是尾椎骨,为伊比利亚半岛的非鸟类恐龙提供了新的见解,这是一个历史上鲜为人知的群体。

  这项研究现已发表在《通讯生物学》杂志上,它将Qunkasaura确定为opisthocoelicaudine saltasaurids的代表,这是一种存在于北半球(月牙亚目)的物种。另一方面,大多数来自欧洲西南部的晚白垩世蜥脚类动物,包括先前在罗华可发现的Lohuecotitan pandafilandi,都属于Lirainosaurinae,这是一种显然只存在于欧洲大陆的蜥脚类动物。这项研究表明,洛Hueco是唯一已知的两个种群共存的地方,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泰坦龙类群,称为洛huecosauria,其中包括两个谱系的代表。lohuecosaurus可能起源于南部大陆(冈瓦纳),然后才分散到全球。

  Qunkasaura pintiquiniestra这个名字是由几个地理和文化参考组成的,靠近Lo Hueco遗址。“Qunka”是昆卡和富恩特斯地区最古老的地名词源,“Saura”暗指拉丁龙(蜥蜴)的女性,但也向画家安东尼奥·索拉致敬,“pintiquiniestra”指的是巨大的“Queen pintiquiniestra”,这是塞万提斯在《唐吉诃德·拉·曼查》中提到的小说角色。

  “幸运的是,洛湖湖沉积物还保存了一些有待确定的蜥脚类恐龙的骨骼,这些骨骼可能与新物种相对应,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动物是如何进化的,”佩德罗·莫乔总结道。

  这项研究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进化生物学小组对伊比利亚半岛中部有恐龙的生态系统进行的研究的一部分。quunkasaura的部分骨骼已经在昆卡(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古生物博物馆展出。

 
打赏
 
更多>同类文章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