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印刷)

   日期:2025-05-12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77    
核心提示:  点(英语:point),pt,是印刷所使用的长度单位,用于表示字型的大小,也用于余白(字距、行距)等其他版面构成要素的长度。

  点(英语:point),pt,是印刷所使用的长度单位,用于表示字型的大小,也用于余白(字距、行距)等其他版面构成要素的长度。作为铸字行业内部的一个专用单位,1 点的长度在世界各地、各个时代曾经有过不同定义,并不统一。当代最通行的是广泛应用于桌面排版软件的 DTP 点,72 点等于 1英寸(1 point=127?360 mm=0.352777... mm)。中国传统字体排印上的字号单位是号,而后采用“点”“号”兼容的体制。

  “点”在世界各地、各个时代各种不同的单位系统下有不同的定义。最早的“点制系统”是富尼耶点 (Fournier's point) ,后来有于1783年制定迪多点 (Didot's point) ,此二者皆诞生于法国,并在欧洲大陆流传使用。富尼耶点是皮埃尔-西蒙·富尼耶 (Pierre-Simon Fournier) 创制的,其“点”的定义是以西塞罗 (Cicéro) 的十二分之一为基准。弗朗索瓦-安布鲁瓦兹·迪多 (Fran?ois-Ambroise Didot) 对富尼耶的系统加以改善,依照以“国王的脚”(Pied de roi) 定义的“法尺”将 1 pt 定义为 1/72 法尺。1 富尼耶点 ≒ 0.348 82 mm,而1 迪多点 ≒ 0.375 9 mm。

  之后的欧洲大陆主要采用迪多点,但在英国美国却没有普及。在美国,是在1886年 印刷业界同意统一使用 MS&J (Mackellar, Smiths and Jordan, Letter Founder) 公司的“约翰逊派卡” (Johnson pica) 为共通单位之后才统一了美国活字行业的字号,这个规定下的点被称作美式点 (American point, American printers' point, ap) 。约翰逊派卡与公制单位折算的定义是 83 picas= 35 cm ,因此 1 美式点= 1/12 picas ≒ 0.351 4 mm。依照这个定义,6 约翰逊派卡=72 美式点=0.99624 标准英寸,而不是整的一英寸。美式点后来在中国、日本也得到了普及。

  现代电脑里Adobe InDesign、Microsoft Word 等软件采用的是与美式点近似的“DTP 点”(或称 “PostScrip 点”)1 DTP pt= 1/72 英寸= 0.352 777 7... mm) 。美式点相对 DTP 点会有 0.0170% 左右的误差。看似差异很小,但是在排版之后的累积误差不可忽略,会导致版式错乱。在Adobe InDesign等专业排版软件里,提供“DTP 点/美式点”切换功能。

  “点”的不同定义,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起源

  年代

  μm

  inch

  Truchet

  1694

  ≈ 188

  ≈ 0.007?400?48

  JIS, CSS , DIN

  1976

  =250

  ≈ 0.009?843

  =5?508

  富尼耶

  1737

  ≈ 345

  ≈ 0.013?58

  中国

  1958

  =350

  Johnson, ATA

  1886

  =351.36

  =0.013?83

  =83?6000

  日本

  1962

  =351.4

  ≈ 0.013?835

  霍克斯

  1879

  ≈ 351.456

  =0.013?837

  TeX

  =351.459?80

  ≈ 0.013?837

  =100?7227

  PS, CSS , TeX

  1984

  =352.7

  =0.013?8

  =1?72

  Tex

  1975

  =375

  ≈ 0.014?764

  =15?1016

  奇肖尔德

  ≈ 375.94

  ≈ 0.014?801

  =250?16891

  迪多

  1770

  ≈ 375.97

  ≈ 0.014?802

  贝托尔德

  =376

  ≈ 0.014?803

  =47?3175

  TeX

  ≈ 376.065

  ≈ 0.014?806

  Mozilla

  1997

  =376.296

  =0.014?8

  =2?135

  Antenna House

  ≈ 376.682

  =0.014?83

  法国国家印刷所

  =400

  ≈ 0.015?748

  出于上述原因,在TeX (TeX) 中内部导入了一个极精细的“可变点”(scaled point, sp),规定 1 sp= 1 / 216 pt (= 1 / 65,536 pt) ,然后用这个“可变点”与其他各种不同“点”进行换算,以保证所有长度值能存储成整数,以回避跨平台的浮点小数问题。1 美国点= 65,536 TeX 点= 1 / 72.27 英寸 (= 25.4 / 72.27 毫米= 0.351 459 80... mm) ;而一个电脑 DTP 点被称作“大点” (big point, bp) 定义为 1 bp= 65,781 TeX 点 [= 65,781 × 25.4 / (216 × 72.27) mm= 0.352 773 70... mm]。

  即在TeX中

  1 pt (美式点)=351.459?80 μm=?100?7227 inch=800?803 DTP point

  1 bp (DTP点)=352.7 μm= ?1?72 inch=1 DTP point

  在照相排版系统采用字级单位(Q,在中国也可用 K),因此有人将12点的字称为“12级字”,但这其实是不正确的。根据定义,1 Q= 0.25 mm 是精确值,而不像上述各种点在换算成公制单位是需要缩约。

  在现代电子排版引入前,中国及部分东亚国家普遍使用活字印印刷汉字。字体的大小以活字字号 (印刷)标称。字号越小,字体越大。之后“点”数活字传入中国,与传统的“号”数单位并行通用,各地活字厂商的活字尺寸不尽相同,号、点、毫米等单位之间有不同换算。而且由于“点”基于英尺,用公制单位换算时只能采用近似数值。比如1958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为了统一活字的标准曾公布《关于活字及字模规格化的决定(草案)》里就直接规定“每点为0.35毫米,铅字的高度规定为23.32 毫米” 。由于老厂铅字数量繁多,此规定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施行。与此类似,日本工业规格的 JIS Z 8305-1962 (JIS Z 8305:1962)“活字の基准寸法”中 2. (2) 也规定“1 point 定为 0.351 4 mm ”。

 
打赏
 
更多>同类文章